|
|
|
油缸冷拔鋼管常見的熱處理工藝时间:2019-10-15 冷拔鋼管常見的熱處理工藝 根據鋼管經過冷加工后的性能情況,結合液壓油缸缸筒技術條件要求,在實際生產中大多采取以下熱處理工藝進行處理。 去應力退火工藝 該工藝是采取低于再結晶加熱溫度的熱處理工藝,目的在于消除由于塑性形變加工造成的鋼管內殘余應力,但仍保留冷加工硬化效果,以保障鋼管的性能和防止鋼管產生形變開裂。對于27SiMn材料,具體的去應力退火工藝為:加熱至480~500℃,保溫180min,經去應力退火后,對鋼管進行檢測,其幾何尺寸精度、性能分別見表4和表5;鋼管表面粗糙度為12.5μm,無脫碳層;金相組織為帶狀鐵素體+珠光體,鐵素體晶粒度為9級。 對上述經去應力熱處理后鋼管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得出: ①鋼管的幾何尺寸精度基本無變化; ②鋼管的伸長率、斷面收縮率及表面粗糙度達到技術要求; ③鋼管的沖擊功比冷加工狀態下提高83%,但是依然未達到液壓油缸缸筒的技術要求; ④鋼管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及硬度在冷加工基礎上大幅降低; ⑤鋼管的金相組織比冷加工狀態下稍微有所改善,但是與液壓油缸缸筒的技術要求相差甚遠。 由于去應力退火的特性主要是消除金屬的內應力,在熱處理工藝中加熱溫度沒有超過材料的相變溫度,只是接近再結晶溫度,所以去應力退火過程中,金屬材料的組織基本不發生變化。當一般環境下使用的液壓油缸缸筒對材料性能和耐沖擊韌性以及疲勞強度要求較低時,可以采取上述熱處理工藝生產。 上一篇油缸正火熱處理工藝下一篇冷拔鋼管與缸筒技術條件的差距 |